【專業(yè)印刷技術平臺】深度解析數(shù)碼印刷、柔性印刷、膠印等核心技術,詳解設備操作技巧、工藝參數(shù)調試、常見故障排查方法,同步更新環(huán)保印刷技術升級(如水墨印刷)、智能印刷系統(tǒng)應用動態(tài),助從業(yè)者提升技術水平,優(yōu)化生產效率!
吉印通 2025-10-04 12:38 7
在深入檢查硬件前,先排除因操作或耗材狀態(tài)導致的 “假性故障”,避免無效維修:
墨水余量不足或未正確安裝
排查:進入設備操作面板(或連接電腦的管理軟件),查看墨水倉 / 墨盒的余量提示;若提示 “無墨” 或 “墨量低”,打開設備耗材倉,檢查墨盒 / 墨袋是否完全卡入卡槽(部分設備需聽到 “咔嗒” 聲才代表安裝到位),且墨瓶 / 墨袋無漏墨、破損。
解決:若墨量不足,需添加對應型號的墨水(注意:不同品牌設備墨水不可混用,避免腐蝕供墨系統(tǒng));若安裝松動,取出耗材后重新對準卡槽安裝,確保觸點無偏移。
設備未完成 “開機自檢” 或 “充墨程序”
排查:部分設備(如噴墨打印機、UV 噴繪機)開機后會自動執(zhí)行 “充墨初始化”,此時指示燈會閃爍(如佳能、愛普生打印機的 “墨水燈” 與 “電源燈” 交替閃),若中途斷電或手動中斷,會導致供墨系統(tǒng)未加壓,出現(xiàn) “無墨輸出”。
解決:關閉設備電源,等待 30 秒后重新開機,期間不要操作任何按鈕,讓設備完整完成自檢(通常需 1-3 分鐘,指示燈常亮即代表完成);若自檢后仍報錯,可在設備菜單中找到 “維護”→“強制充墨” 選項(不同設備名稱可能不同,參考說明書),手動觸發(fā)充墨程序。
供墨系統(tǒng)從 “墨水倉” 到 “噴頭” 的路徑中,若出現(xiàn)干涸墨水結塊、雜質堵塞,會導致墨水無法流動,具體可按 “從近到遠” 的順序排查:
噴頭堵塞(直接影響出墨)
排查:開機后打印 “噴嘴檢查頁”(通過設備菜單或電腦軟件操作),若出現(xiàn) “斷線”“空白區(qū)域”,或完全無圖案,基本可判斷噴頭堵塞(常見于設備閑置 1 周以上,墨水在噴嘴干涸)。
解決:
輕度堵塞:執(zhí)行 “噴頭清洗”(設備維護菜單中的基礎功能),清洗后等待 5 分鐘再打印檢查頁,重復 2-3 次(每次清洗會消耗少量墨水,避免過度操作);
重度堵塞:若基礎清洗無效,需用 “專用噴頭清洗液” 浸泡(僅適用于可拆卸噴頭,如部分壓電噴頭):取出噴頭,用棉簽蘸取清洗液擦拭噴嘴表面,再將噴頭底部(進墨口)浸泡在清洗液中(液面不超過噴頭電路部分,避免短路),靜置 30 分鐘后晾干,重新安裝并測試。
供墨管 / 墨路堵塞(中間傳輸環(huán)節(jié))
排查:若噴頭檢查無明顯堵塞,但供墨時設備發(fā)出 “滋滋” 的負壓泵異響,或墨管內有明顯 “氣泡”“白色結塊”,可能是供墨管堵塞(常見于使用劣質墨水,含雜質沉淀)。
解決:
對于透明供墨管:直接觀察管內是否有堵塞物,若位置靠近墨倉,可關閉設備后,手動拔出供墨管,用注射器抽取清水(或清洗液)從一端注入,沖洗出堵塞物,晾干后重新連接;
對于內置供墨管(無法拆卸):需聯(lián)系設備售后,由專業(yè)人員用 “高壓氣泵” 打通墨路,避免自行拆解導致部件損壞。
供墨系統(tǒng)需依賴 “負壓泵”“電磁閥” 等部件提供動力,或通過 “電路觸點” 傳輸信號,若這些部件故障,會導致供墨中斷:
負壓泵 / 供墨泵故障(無動力輸送墨水)
排查:開機后貼近設備供墨倉位置,聽是否有 “輕微嗡嗡聲”(正常供墨泵工作的聲音);若完全無聲,或聲音異常刺耳,可能是供墨泵損壞(常見于設備使用 3 年以上,部件老化)。
解決:供墨泵屬于核心部件,需確認型號后更換同規(guī)格配件(部分設備泵體與主板相連,自行更換易導致電路問題,建議聯(lián)系售后維修)。
電路觸點接觸不良(信號 / 供電中斷)
排查:墨盒 / 墨倉與設備連接的 “金屬觸點”(通常在卡槽內側)若有墨水殘留、氧化生銹,會導致設備無法識別耗材,進而停止供墨(表現(xiàn)為 “墨水燈閃爍報錯”)。
解決:關閉設備電源,用干燥的棉簽蘸取 “無水酒精”,輕輕擦拭觸點表面(包括墨盒上的觸點和設備卡槽內的觸點),去除污漬和氧化層,待酒精完全揮發(fā)后(約 2 分鐘),重新安裝耗材并開機。
設備固件 / 驅動程序故障(軟件層面中斷供墨)
排查:若設備無任何硬件報錯,但供墨功能 “無響應”,可能是驅動程序損壞(如電腦更新系統(tǒng)后驅動不兼容),或設備固件(內置系統(tǒng))出錯。
解決:
驅動問題:在電腦 “設備管理器” 中卸載當前設備驅動,重啟電腦后,從設備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版本驅動重新安裝;
固件問題:部分設備支持 “固件恢復出廠設置”(參考說明書操作),恢復前需備份設備參數(shù),避免數(shù)據(jù)丟失;若恢復后仍無效,需聯(lián)系廠家獲取固件升級包。
環(huán)境溫度過低(墨水流動性下降)
排查:若設備放置在低于 10℃的環(huán)境中(如冬季未供暖的車間),墨水會因黏度升高而流動緩慢,甚至在供墨管內 “凝固”,導致供墨不暢(常見于水性墨水、UV 墨水)。
解決:將設備移至溫度 15-25℃的環(huán)境中,靜置 1-2 小時(讓墨水恢復正常黏度),再開機執(zhí)行 “充墨程序”,通常可恢復正常;長期使用建議為設備配備 “恒溫罩”,避免環(huán)境溫度波動影響供墨。
總結:排查優(yōu)先級建議
先做基礎排查(墨量、安裝、自檢),排除簡單問題;
再查噴頭堵塞(打印檢查頁),這是最常見且易解決的原因;
若無效,依次檢查供墨管堵塞→觸點接觸→供墨泵故障;
最后考慮軟件或環(huán)境因素,避免過度拆解硬件。
若經過以上步驟仍無法解決(如供墨泵損壞、內置墨路堵塞),建議及時聯(lián)系設備品牌售后,提供 “故障現(xiàn)象(如是否報錯、有無異響)”“已執(zhí)行的排查操作”,方便維修人員快速定位問題,避免因自行拆解導致二次故障。
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(xiàn)色差(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、后批偏黃,或墨層深淺不均),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/調配不當、設備參數(shù)漂移、耗材批次特性不同、環(huán)境與操作不統(tǒng)一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因素:顏色源頭差異優(yōu)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...
2025-10-04 8
印刷時油墨拉絲(油墨從印版/輥筒轉移到紙張時,形成細長墨絲殘留,或圖文邊緣出現(xiàn)“毛邊”),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、設備參數(shù)不當、印刷壓力失衡、環(huán)境溫濕度不適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特性:源頭狀態(tài)優(yōu)先查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排...
2025-10-04 11
印刷數(shù)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(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(xiàn)偏移,隨數(shù)量增多偏差擴大),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、耗材持續(xù)伸縮、環(huán)境累積影響、參數(shù)動態(tài)漂移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設備部件:長期運行疲勞磨損(主因)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...
2025-10-04 9
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(無預警中斷、部分伴隨報錯提示),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(fā)、關鍵部件故障、耗材異常、程序中斷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安全保護:設備自我防護優(yōu)先查安全門/蓋板未關緊排查:停機時無報錯,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/蓋板...
2025-10-04 8
印品上的墨點、墨渣(如點狀污漬、細小墨粒殘留),主要源于油墨雜質/變質、設備部件積墨、印版污染、環(huán)境粉塵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狀態(tài):源頭雜質優(yōu)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:墨點顆粒明顯(肉眼可見),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(xù)出...
2025-10-04 7
印刷設備溫控系統(tǒng)顯示異常(如溫度跳變、顯示固定值、提示“溫度超限”卻無過熱),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、散熱系統(tǒng)異常、電路連接問題、程序參數(shù)錯誤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溫度傳感器:數(shù)據(jù)采集源頭優(yōu)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:顯示溫度與實...
2025-10-04 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