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業(yè)印刷技術平臺】深度解析數碼印刷、柔性印刷、膠印等核心技術,詳解設備操作技巧、工藝參數調試、常見故障排查方法,同步更新環(huán)保印刷技術升級(如水墨印刷)、智能印刷系統應用動態(tài),助從業(yè)者提升技術水平,優(yōu)化生產效率!
吉印通 2025-10-04 13:23 11
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
排查:拉絲呈明顯 “絲狀殘留”,且油墨在墨斗中流動性差(攪拌后易結塊),多為油墨未加稀釋劑、溶劑揮發(fā)過多,或選用高黏度油墨(如膠印墨用于柔?。?。
解決:按油墨說明書比例添加專用稀釋劑(如膠印用礦物油、柔印用水性稀釋劑),邊加邊攪拌,直至黏度降至設備推薦值(如膠印墨黏度 15-25s,用涂 4 杯測量);避免使用過期油墨(易結塊增黏)。
油墨觸變性差 / 樹脂含量過高
排查:拉絲伴隨油墨 “假稠”(靜置時稠厚,攪拌后暫時變稀,印刷中又恢復稠厚),或墨層干燥后仍有黏性,多為油墨觸變性差(顏料分散不均)、樹脂含量過高(增強附著力的同時易拉絲)。
解決:添加油墨專用 “觸變劑”(如有機膨潤土,比例不超 3%),改善油墨流動性;若樹脂含量過高,更換低樹脂含量的同色系油墨,或減少單次墨層厚度(分兩次薄印)。
墨輥 / 刮刀間隙過大
排查:拉絲集中在墨輥接觸區(qū)域,或圖文邊緣有 “多余墨絲”,多為墨輥間間隙過大(油墨轉移量過多),或刮刀與輥筒間隙不當(未刮凈多余油墨,殘留油墨易拉絲)。
解決:調節(jié)墨輥間隙(如膠印機墨輥間隙控制在 0.1-0.2mm,按紙張厚度微調);柔印 / 凹印設備中,將刮刀與輥筒間隙調至 0.05-0.1mm,確保刮凈余墨且不損傷輥筒。
干燥速度過慢
排查:拉絲后墨絲長時間不干燥(超過 10 分鐘仍黏手),或疊印時下層油墨未干,與上層油墨粘連形成 “拉絲疊印”,多為設備烘干系統未開啟、溫度過低,或環(huán)境濕度高。
解決:開啟設備烘干功能(如噴墨機熱風烘干、UV 印刷機 UV 燈),將烘干溫度提高 5-10℃(如從 40℃調至 50℃);濕度超 60% 時開除濕機,加速墨層干燥,避免油墨粘連拉絲。
印版與紙張壓力過大
排查:拉絲伴隨圖文 “重影”,或紙張邊緣有 “油墨擠壓痕”,多為印版(如柔性版、PS 版)與紙張接觸壓力過大(超過 0.2mm),油墨被過度擠壓后,脫離印版時形成墨絲。
解決:用壓力千分尺測量印版與紙張壓力,調至 0.1-0.15mm(薄紙取小值,厚紙取大值);若為膠印機,同步調節(jié)橡皮布滾筒壓力,避免局部壓力集中。
墨輥與印版壓力不足
排查:拉絲呈 “斷續(xù)狀”,且墨層不均(部分區(qū)域墨?。酁槟佅蛴“?zhèn)髂珪r壓力不足,油墨未充分轉移,殘留墨層在印版邊緣形成細絲。
解決:微調墨輥壓力(如膠印機墨輥與印版壓力調至 0.05-0.1mm),確保墨層均勻覆蓋印版;若墨輥表面磨損(有凹陷),更換墨輥或用細砂紙打磨表面,恢復平整度。
環(huán)境溫度過低
排查:低溫環(huán)境(低于 15℃)下,油墨流動性驟降,黏度異常升高,印刷時易出現 “僵硬拉絲”(墨絲易斷裂但殘留明顯),多為冬季車間未供暖或設備靠近通風口。
解決:將車間溫度升至 20-25℃(用空調或暖氣);油墨使用前提前 1 小時放入車間預熱,避免低溫導致黏度升高;墨斗外包裹保溫棉,減少油墨溫度波動。
操作人員刮墨不當
排查:手工刮墨(如絲?。r出現拉絲,多為刮板角度過小(低于 45°)、移動速度過慢,或刮板邊緣磨損(有缺口),導致油墨無法順暢刮凈,殘留墨絲。
解決:調整刮板角度至 45-60°,保持勻速刮墨(如絲印刮板移動速度 10-15cm/s);更換磨損的刮板(確保邊緣平整),避免缺口導致油墨殘留。
先調油墨(降黏度、加稀釋劑);2. 再改設備參數(調墨輥 / 刮刀間隙、開烘干);3. 校準印刷壓力(印版 - 紙張、墨輥 - 印版);4. 穩(wěn)環(huán)境(升溫度、控濕度)。
仍無法解決(如油墨配方不匹配),聯系油墨供應商,提供印刷工藝(如膠印 / 柔?。?、紙張類型,定制適配油墨,避免長期拉絲導致印品報廢。
印刷不同批次間出現色差(如同一圖案前批偏紅、后批偏黃,或墨層深淺不均),核心源于油墨批次差異/調配不當、設備參數漂移、耗材批次特性不同、環(huán)境與操作不統一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因素:顏色源頭差異優(yōu)先查油墨批次本身存在色差排...
2025-10-04 8
印刷時油墨拉絲(油墨從印版/輥筒轉移到紙張時,形成細長墨絲殘留,或圖文邊緣出現“毛邊”),核心源于油墨黏度異常、設備參數不當、印刷壓力失衡、環(huán)境溫濕度不適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特性:源頭狀態(tài)優(yōu)先查油墨黏度過高(主因)排...
2025-10-04 11
印刷數量增加后套印精度逐漸下降(如從第100張開始出現偏移,隨數量增多偏差擴大),核心源于設備部件疲勞磨損、耗材持續(xù)伸縮、環(huán)境累積影響、參數動態(tài)漂移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設備部件:長期運行疲勞磨損(主因)傳動部件磨損加劇排查...
2025-10-04 9
設備印刷中突然停機(無預警中斷、部分伴隨報錯提示),主要源于安全保護觸發(fā)、關鍵部件故障、耗材異常、程序中斷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安全保護:設備自我防護優(yōu)先查安全門/蓋板未關緊排查:停機時無報錯,但重新關好設備安全門/蓋板...
2025-10-04 7
印品上的墨點、墨渣(如點狀污漬、細小墨粒殘留),主要源于油墨雜質/變質、設備部件積墨、印版污染、環(huán)境粉塵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油墨狀態(tài):源頭雜質優(yōu)先查油墨含雜質或未攪拌均勻排查:墨點顆粒明顯(肉眼可見),或同一批次印品持續(xù)出...
2025-10-04 7
印刷設備溫控系統顯示異常(如溫度跳變、顯示固定值、提示“溫度超限”卻無過熱),主要源于傳感器故障、散熱系統異常、電路連接問題、程序參數錯誤,以下為精簡版排查與解決方案:一、溫度傳感器:數據采集源頭優(yōu)先查傳感器污染或損壞排查:顯示溫度與實...
2025-10-04 8